欧美日韩一本的免费,性色在线视频精品,国内精品免费在线观看,欧美高清免费精品国产自

首頁  >  新聞發(fā)布  >  人物·文化  >  人物風采 > 正文
扎根一線30年 為太空“紅娘鎖”做總裝

文章來源: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發(fā)布時間:2019-04-09

王曙群正在安裝對接機構電纜

2011年,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載著王曙群團隊裝調的對接機構,在太空上演了一場完美的“太空之吻”,使中國成為繼俄羅斯之后第二個掌握對接機構裝調技術的國家。

對接機構,就像“紅娘鎖”,將飛行器組裝起來,對接技術是中國載人航天發(fā)展的核心關鍵技術。49歲的“航天工匠”王曙群便是中國唯一一個對接機構總裝班組的組長,他在一線崗位已經呆了30年,現(xiàn)在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的特級技師,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。對于王曙群總裝的對接機構,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給出了“能夠讓航天員放心地去執(zhí)行任務”的評價。

投身大航天

1989年,19歲的王曙群從技校畢業(yè)。剛進航天系統(tǒng)時,他是一名鉗工,并非直接服務于型號,而是做前期的配套生產,即在汽車間為運載火箭提供地面裝備。

轉變發(fā)生在1996年,那年,王曙群以中級工考試全廠第二名的好成績,破格參與了高級工培訓,機緣巧合地趕上了對接機構產品的研制。

關于對接機構,當時有幾種聲音,一種是買實物,第二種是買技術,第三種是自己研發(fā)。最后,“中國航天”選擇了嘗試建立一支研制隊伍。

王曙群正在安裝分離設備

王曙群說,剛開始的時候很困難,整個接口雖然有很多數(shù)據(jù),但這些數(shù)據(jù)只是外形的,“就像我們看見別人一個很好的保溫杯,但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做好。”

就這樣,他們開始摸索。1996年團隊開始研制,2011年對接機構伴隨“天宮一號”首次上天。截至2018年,王曙群牽頭研發(fā)了50多臺套專用裝備,完成15篇論文,獲得5項中國國家發(fā)明專利,成為對接機構技術國家專利的主要發(fā)明成員之一。

專注小零件

從神舟八號至神舟十一號、天宮、天舟,對接機構經歷了7次飛行試驗考核,完成了13次交會對接試驗任務。

大航天、小零件。在航天這個大工程里,王曙群這個一線技師鉆研的是細節(jié)。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飛行器事業(yè)部黨支部書記金偉英還記得這么一件事:有一次,班組成員在產品裝配過程中,發(fā)現(xiàn)5個螺釘中有一個的表面有些銹蝕,料想可能是儲存過程中沒有保存好,準備重新?lián)Q一個進行裝配。

王曙群知道后,跟班組成員說:我們不能這么隨意地處理這個問題。他提出要復檢一下螺釘?shù)脑牧希_保原材料批次沒有問題以后,才能再使用。后來復測材料確實沒問題,班組成員才把表面銹蝕的螺釘替換后再裝配。

談及為何如此“較真”,王曙群說,“我們要想得深一點,因為產品裝上去后,很多地方沒辦法進行破壞性考核,而生產的運載火箭又只有這么一發(fā)……”

2011年10月初,酒泉衛(wèi)星發(fā)射中心,神舟八號對接機構首次參與發(fā)射任務

走好傳承路

身處一線30年,王曙群已經不愿離開了,他說,看著自己制造的產品上天,感情不一樣。

他還記得2011年第一次到基地,看著對接機構跟著“天宮一號”上天,“當時那種心情,就像看兒子高考一樣。”

他也希望這樣的切身體會,能影響到更多的年輕人,吸引他們投身“航天舞臺”。

王曙群所在的班組現(xiàn)有成員17人,他的“90后”徒弟趙杰說,師傅時常鼓勵他們勇于承擔一些產品和型號的主崗操作,如2018年的嫦娥四號發(fā)射任務中,趙杰就作為總裝工去西昌發(fā)射基地完成了任務。

王曙群說,“如果沒有讓他(徒弟)到基地去,他可能很難理解我們談的這種航天精神,當他看到自己做的產品隨著火箭離開地球的時候,我相信心情不一樣。”

這兩年型號任務很密集,在上海航天設備制造總廠的廠房里,設備擁擠。王曙群介紹說,現(xiàn)在產能不一樣,“我剛進廠的時候,運載火箭發(fā)射基本上是三年打兩發(fā),現(xiàn)在一年要打十發(fā)。”

“航天事業(yè)大發(fā)展的好時代,給我們帶來了更多展示自己技能的舞臺。”這位中國“航天工匠”說。

 

【責任編輯:李巨堯】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
打印

 

關閉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