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日韩一本的免费,性色在线视频精品,国内精品免费在线观看,欧美高清免费精品国产自

首頁  >  新聞發(fā)布  >  人物·文化  >  人物風采 > 正文
【抗疫先鋒】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科研管理部經理助理王偉:“臨床工作者的責任所在”

文章來源:中國醫(yī)藥集團有限公司  發(fā)布時間:2020-12-31

“我們必須要快,這是最大的困難。我必須把所有人統一到我們自己的節(jié)奏上來,有時候是會感覺力不從心,挺熬人的。”

凌晨四五點,王偉困得實在不行了。8月份正是阿聯酋沙迦最酷熱的時節(jié),白天,這位33歲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(以下簡稱“北京所”)科研管理部經理助理和4位中方同事、十幾位阿方研究者一起開展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臨床Ⅲ期試驗(以下簡稱“Ⅲ期試驗”)。到了晚上,他就一個人窩在酒店房間里寫總結報告。

電腦屏幕上光標閃爍,王偉感覺頭也沉重起來——時不時因為陷入睡眠猛地朝前低下,又因為這突然的動作而驚醒。實在支撐不住了,他就趴在桌上睡兩三個小時,天亮接著開工。

這些凝結著王偉和同事們心血的文檔里,既有此次Ⅲ期試驗的階段性總結報告,也有Ⅰ期和Ⅱ期試驗更新的內容,它們將被滾動送報到國家藥監(jiān)局等各個部門,成為推動疫苗面市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

必須要快

從北京飛往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需要5小時,王偉睡了那段時間最安穩(wěn)的一覺。2020年7月9日,作為第一批工作組成員,他和28位同事搭乘專機前往阿聯酋開展Ⅲ期試驗工作。

對于這些工作,王偉并不陌生——本科從山東大學生物技術專業(yè)畢業(yè)后,就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讀研究生,期間參與過其他疫苗的開發(fā),畢業(yè)后的五六年里,也一直從事科研項目管理和臨床試驗工作。此次海外試驗項目開展前夕,王偉全程跟著技術專家設計整體試驗、修改方案、核對中英文版本內容。2020年6月23日,Ⅲ期臨床試驗阿聯酋項目正式啟動,方案也基本成型,王偉這才知道自己在初步定下的工作組名單里。

沒有驚訝,他表示,“臨床試驗前期的工作主要是由我負責,差不多預料到了,就感覺推進得真的很快。” 快到“壓根就沒什么時間準備”。心理建設、生活上的籌劃統統沒有,至于出發(fā)的確切時間,王偉也是直到出發(fā)的前幾天才知道,“我們只知道要快,不能出一點紕漏。”

準備工作更是繁瑣:由于此次試驗采用的是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方式,試驗方和受試者都不知道使用的是藥劑還是安慰劑,需要提前對疫苗編盲;貼在盒子上的標簽需要設計、審核;包裝材料的印刷進度需要及時跟進;必備物資的消耗量必須核對清楚,以免出現突發(fā)狀況;如何裝箱才能使空間得到最大化利用、冷藏箱需要多少……這些都由王偉來考量和統籌。編盲要在冷庫里進行,王偉得及時安撫其他人員的情緒;為了包裝規(guī)范化,要給前來援助的同事們一點點地培訓。在王偉的回憶里,那段時間基本無休,周末也沒休息。

“幸好有輛車。”他感嘆。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(fā)時,王偉為了通勤方便,向朋友借了一輛車。現在,這輛車成為他追趕時間的最佳拍檔。早上7點多,他便從家出發(fā)趕到40公里外的單位,有時來個急活,就又要往外跑。

2020年7月7日,距離出發(fā)還有兩天,來自武漢所的3萬多支疫苗終于在中午運抵北京所。王偉和同事們緊急行動起來,把兩邊的45000支疫苗合并、編號、打包裝箱。

七八十箱的疫苗全部打包妥帖,已是7月8日凌晨三四點;等到裝車完畢、運輸車發(fā)走,天已開始蒙蒙發(fā)亮。王偉回家補了一覺,白天又繼續(xù)趕回總部準備出發(fā)的事項……兌換貨幣、辦理財務手續(xù),甚至抽空做了咽拭子核酸檢測,晚上才回到家收拾行李。

“在飛機上終于可以休息一下了。”王偉說。阿聯酋什么樣?會不會有感染的風險?這些都還沒來得及考慮。

“一股信念強撐著”

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阿布扎比國際機場幾乎沒什么人,剛下飛機,一股熱浪就直沖過來。在酒店隔離的3天里,王偉也沒閑著,不是參加線上會議,就是匯總國內Ⅰ期和Ⅱ期試驗的安全性數據。盡管到了阿布扎比,王偉也沒法完全撇下原有工作。

7月16日,Ⅲ期試驗正式啟動。啟動前,王偉和同事們已經布置好了現場,包括查驗冰箱、血清采集用具等物資,以及根據實際場地調整布局——從受試者來到現場后的注冊、體檢、知情、入組到采血、接種、觀察、隨訪和離開,整個過程都必須符合法律法規(guī)要求、滿足方案要求,最后能更流暢。

與前兩期試驗不同,Ⅲ期試驗要全面評估疫苗保護率,樣本量需求更大,因此現場由阿布扎比拓展至阿聯酋沙迦、巴林、埃及和約旦,8月4日,王偉被派往沙迦擔任負責人。

“條件確實不如阿布扎比。”王偉不得不承認,在阿布扎比,試驗中心由國家會展廳內部臨時改建,十分寬敞,但在沙迦,試驗現場設在一處健康中心。“只有一層面積幾百平方米的小樓,可活動區(qū)域很小。”王偉介紹,“我們計算了一下,最多只能容納200多名受試者,調整后可以達到300多人。但因為防疫需要,有時候受試者來了就只能在室外等著,我們怕他們中暑,還要隨時送水。”

麻煩不止于此。因為靠近機場,這里基本沒什么餐館,再加上吃不慣阿拉伯菜,他們只能從迪拜的一家中餐館訂餐。“光是車程就要兩個小時,所以稍微晚一點就吃不上晚餐。”吃不上晚餐似乎才是常態(tài),王偉表示,因為時間緊、任務重,他們會經常長時間坐在一處不動,“沒有時間運動,就怕長胖,所以也不怎么吃晚飯。”

熬夜更是常事。根據方案,沙迦要招募6000名受試者,平均每天有近300名受試者入組。早上8:00左右,王偉和同事們就從酒店出發(fā),搭車10多分鐘抵達試驗現場,開啟一天的工作——疫苗和血清樣本是否一一對應?每個人需要注射兩針試劑,最后一針后需要采集血清樣本檢測抗體,在這個過程中誰采了、誰沒采?這些都必須及時跟進。

“有時候采集完血清就已經22:00了,還要做一些水浴、離心和編號的處理,最晚的時候我們到過凌晨一、兩點,第二天還是這樣‘兩點一線’。”王偉回憶,有五、六次,他們就在試驗現場通宵;同時由于辦公室只有七、八平方米大,他們就去急救室找一把采血椅,放平了躺著睡上幾小時,或者干脆不睡了,第二天晚上稍早一點回去。“那段時間我們長期高負荷運轉,為了項目的申報、為了結果材料的提交、為了盡快推進疫苗上市,真的是一股信念強撐著,頂著我們向前走。”王偉說,“當然也是想早點回家。”

根據國際規(guī)定,中方人員不能直接接觸受試者,需要當地的研究者們來溝通,王偉的另一項艱巨任務就是培訓這些研究者,“要讓他們按照我們的節(jié)奏和要求來,需要做大量的溝通工作”。對于王偉來說,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英語口語變好了——剛到阿聯酋的時候還需要同事幫忙點菜,現在已經能做正常的交流。

“改變一個人的想法是很難的,關鍵是要摸清楚那個主要研究者的脾氣。”王偉“傳授”起心得來:“比如我們會給每位受試者一張日記卡,要求他們每隔7天記錄自己的反應等信息。那位研究者不愿意接受我們的表格形式和填寫方式,我們就要逐條給他解釋原因。這個過程不可避免,之后溝通起來才會更順暢。”王偉補充,“他們年齡和我們差不多,平時也會聊聊生活,后期他也更愿意交談。”

在沙迦,周五、周六是休息日,但王偉發(fā)現研究者們在整個過程中熱情高漲,愿意放棄休息時間來配合工作推進;幾名中方成員是臨時組隊,有的才二十六七歲,難免會因壓力而急躁,這時,王偉就會安撫隊員心情、幫助他們調節(jié)狀態(tài)。

“我們必須要快,這是最大的困難。我必須把所有人統一到我們自己的節(jié)奏上來,有時候是會感覺力不從心,挺熬人的。”王偉坦誠地說。

但幸運的是,試驗進展得非常順利,此前擔憂的問題都沒發(fā)生。沙迦與其他幾個酋長國都有交界,距離迪拜也很近,所以中國人比較多,招募過程也不算坎坷。“大家非常信任咱們的國產疫苗,積極性很高。”王偉表示,“8月就完成了入組任務,速度非常快。后續(xù)我們還會持續(xù)跟蹤病例,確保產品盡快上市,滿足國家的防疫需求。”

全年無休

事實上,王偉的戰(zhàn)疫時間線還得再往前伸。2月份剛剛復工,他就介入疫苗的前期研發(fā)過程中;3月中旬北京所第一批成品出來,他便設計動物試驗,并火速將結果送往動物安全性評價公司進行動物安全性評價,一有新結果就立刻提交給國家藥監(jiān)督局藥品審評中心。

4月27日臨近下班,王偉接到通知:藥物臨床試驗批件今天能下來。他趕緊驅車趕往國家藥監(jiān)局行政受理服務大廳。大廳的工作人員早已下班,王偉又把他叫了回來,坐在那里等了兩三個小時,接近21:00的時候,終于拿到了批件。

“試驗是無縫對接的。”王偉說,4月28日——批件拿到的第二天,臨床試驗便正式在河南啟動。5月份,王偉又馬不停蹄地趕到河南工作了一個星期。一整年下來,王偉很少按時回家,“以前周末還能陪著老婆逛逛街,今年就壓根就沒有想過。”

在王偉的領導、結識了六七年的中國生物臨床醫(yī)學中心副主任楊云凱眼里,王偉年輕、敬業(yè)、專業(yè)、踏實能干,還很帥,是個“暖男”。

“我們的報告里,安全性數據是最復雜的一部分,每次都是他來處理,有時候一個數錯了,他就死磕著把原因找出來;涉及到的法規(guī)也會自己去鉆研。”楊云凱說,平時誰沒吃早飯,他會想著帶一份;哪位同事需要幫助,也會毫不猶豫地站出來。“沙迦是幾個現場里條件最差的一個,但他能主動發(fā)現和解決問題,交給他特別放心。”

王偉倒是覺得這沒什么,鉆研和勤奮只是工作需要,雖然太忙的時候,老婆也會發(fā)點小脾氣。累的時候,他會聽一聽脫口秀;在阿聯酋的半年里,放松的方式只是偶爾去附近的大超市置辦生活用品、和家人視頻,現在最大的愿望是好好睡一覺。回國的時間還沒確定,原本今年想生個寶寶,計劃也跟著推后。

“真的非常感謝家人的理解和支持,雖然辛苦,但是值得的。” 王偉說,“對藥品上市來說,前期工作特別關鍵,作為臨床工作者,這也是責任所在。非常榮幸能夠參與到這么大的項目,希望通過我們認真負責地完成效果評價,給全體研發(fā)人員一個真實的交代。”

【責任編輯:趙藝涵】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
打印

 

關閉窗口